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常吃麵包忽略血糖 18歲中風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聯合更新日期:2008/12/13 07:50 記者彭芸芳/新竹報導


新竹縣一名18歲女生因為頭痛想吐,擔心自己的糖尿病宿疾,小心為妙,就醫接受核磁共振檢查,卻一切正常,未料還在觀察中,竟就突然中風了,原來她因媽媽上班去,沒人煮飯,常以麵包當午餐,忽略了血糖控制。


這名女生沒有家族性糖尿病或中風病史,身高163公分 、體重50公斤 ,並不肥胖,也沒有高血壓和高血脂,自從1213歲發現患有甲狀腺亢進及第一型糖尿病後,因病情時好時壞,平日注射胰島素,無法維持學業,高職沒念完,輟學在家。


她的媽媽是上班族,沒時間幫她準備午餐,有時她就直接買麵包果腹,沒注血糖控制,平常也沒有運動的習慣。


上月底她開始頭痛,呼吸較平常喘且嘔吐,顯示酮酸中毒現象,她到署立新竹醫院急診,沒想到進加護病房觀察時,突然神智不清。


署立新竹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呂菁表示,待她神智較清醒時,檢查發現她的左手無力、左腳完全無法動,再以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是梗塞性腦中風,經過3周住院治療及復健,已能行走自如,仔細看才能看出左腳較無力。


近年來,國內中風患者有年輕化趨勢,呂菁呼籲年輕人平時做好飲食控制,生活作息正常,適度運動。


 


 


 


吃甜食會上癮大腦反應如嗑藥


路透更新日期:2008/12/13 18:01






路透



(路透芝加哥12日電)一項以老鼠為實驗對象的研究為許多節食者早已知道的事情提供科學證據,就是:吃糖會上癮。


位於新澤西(New Jersey)的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赫柏(Bart Hoebel)說:「狂吃糖能讓大腦產生非常類似於濫用藥物的活動。」


赫柏在美國神經心理藥物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會議發表研究成果。他說,狂飲糖水讓老鼠出現行為甚至神經物質的改變,類似於動物或人濫用藥物後出現的改變。


實驗老鼠1個晚上不吃東西後,早餐吃糖水,持續3週,結果發現大腦中與動機和回饋有關的部位「阿肯伯氏核」多巴胺分泌增加,濫用藥物也會在同樣部位出現多巴胺分泌變多現象。中央社(翻譯)


 


 


 


碳水化合物在我們身體運用的營養素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


東亞人的食物中,平均約有百分六十或更多的熱量來自於碳水化合物。在美國,則大約一半左右。碳水化合物價格較便宜,也較容易種植生產,所以對人體能量之獲得也最重要。碳水化合物又稱為醣類。醣與糖的意義不同,凡把碳水化合物看成一類者,稱為醣,如單醣雙醣等;而這些醣中,具有甜味者,如葡萄糖 (Glucose),稱為糖。


 












現代人都應該知道的健康觀念∼認識升糖指數(GI值)




所有的碳水化合物經人體消化後,都會轉化成葡萄糖,不同的碳水化合物,轉化速度與形成葡萄糖的量都各有不同。一般用升糖指數(GI值)作為衡量的指標;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葡萄糖越多,血糖就升高越多,GI值也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食物的GI值從零到一百不等,計算方式為把食物跟純葡萄糖作比較。所謂純葡萄糖,就是完全不需消化就可立即被血液吸收的葡萄糖,其GI值為一百。高GI值食物進入人體後,會快速轉化為葡萄糖,導致血糖快速升高;GI值較低的食物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較緩慢,血糖上升的速度相對也比較緩慢。

用GI值來區別食物,可以幫助你根據自身的血糖狀況,選擇適合的食物,保持血糖的穩定。多吃低GI值食物可以讓血糖保持在理想範圍,把波動降到最低。研究顯示,日常飲食的GI值指數較低的人,血脂肪通常較低,罹患心臟病的機率也較低。

含澱粉的食物與含糖食物

碳水化合物一般分為含澱粉的食物與含糖食物。很多人以為糖很快就會被血液吸收,而血液吸收澱粉的速度比較慢,所以糖尿病患者絕對不能吃糖。事實上並非如此,測量GI值發現,血液吸收某些含澱粉的食物的速度,與吸收某些含糖食物的速度是相同的。食物的升糖能力受到許多因素影響,食物結構是其中之一,液體食物的GI值通常比固體食物高。另外,如脂肪、蛋白質、纖維含量,也會影響食物的升糖能力。



 


 


適量的醣份攝取是非常重要的,吃對了才會健康喔!許多的營養師都建議『早餐要多攝取低升糖指數的食物』


 


 


更多有關碳水化合物的知識,請到懂氏基金會的營養教育資訊網 http://www.jtf.org.tw/educate/fitness/Fitness_005_01.as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