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在「內在」 瘦子麻煩大了
如果「內在」才算數,那很多瘦子麻煩大了。他們可能「外瘦內胖」,是糖尿病、心臟病候選人,尤其如果有人不運動,只靠節食控制身材。
醫師指出,包圍著心、肝、胰臟等重要器官的體內脂肪,肉眼看不到,卻和「中廣」等一望可見的肥肉一樣危險。
倫敦帝國學院分子造影系教授貝爾說:「胖瘦的觀念必須重新界定了。瘦並不必定代表不胖。」他的研究小組從1994年以來用磁振造影掃描八百多人,發現箇中玄機。很多身段苗條的人,脂肪不外露,而是藏在體內。連職業模特兒也有「外瘦內胖」的。
今天最明顯的肥胖尺度是「中廣」,很多人因為沒有鮪魚肚,就認為自己沒有過胖,很健康,心臟病、糖尿病沒法近身。
連最流行的「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公尺】x身高【公尺】)也出現問題。貝爾小組掃描的女性,BMI正常(20至25)而體內脂肪累積過多者達45%,男性更有將近60%。但大部分專家認為,BMI仍是可靠的健康指標。
貝爾表示,「內胖」族基本上踩在過胖的門檻上。他們吃高脂、高糖的東西,而且不運動來燒掉這些不好的東西,但他們的總食量又不足以使身體外表發胖。科學家說,這不是他們沒有肥肉,只是儲存在別處。
「內肥」會打亂人體內部的通訊系統,包裹著體內臟器的肥肉可能送出錯誤的化學信息,使身體把肥肉貯存在肝或胰臟裡,終至心臟病或乙型糖尿病。
在貝爾的發現之前,專家已知道,胖但活動量大的人,可能比皮包骨或體重正常但活動量不足的人健康。相撲選手看起來身上肥浪滾滾,但他們的新陳代謝可能比觀眾席上很多瘦子更好,因為他們的脂肪基本上很「膚淺」,就在表皮底下,而不是在體內器官和肌肉裡流竄。
所以,真正的健康沒有捷徑。貝爾說:「如果你只想看起來苗條,那節食可能就夠了。如果你要真正健康,請你一定要運動。」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512/2/e7da.html
《醫藥保健》腹部肥胖 婆婆媽媽致命危機
研究發現,囤積在內臟周圍腹內脂肪,是形成心血管疾病重要關鍵,女性腰圍若超過80公分就得要小心了!
根據最新研究發現,腹部脂肪的過度堆積,將會引發一連串相互影響的心血管代謝危險因子(CMR, Cardiometabolic Risk),促使各項疾病如第2型糖尿病、心臟病等發生,醫師形容「如同體內的蝴蝶效應」,一點點的變化會產生想像不到的危險風暴!母親節快到了,醫師強調「快幫媽媽量腰圍」,腰圍超過80公分的女性,是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高危險群。
衛生署94年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國人十大死因已轉變為以慢性疾病為主的型態,其中,每小時就有3.5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大腦梗塞、急性心肌梗塞、血管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臟病,而去年度(95年)十大死因中,心血管代謝疾病死亡人數即佔了近三分之一,顯示心血管代謝疾病危害國人健康甚鉅。
國立陽明大學江晨恩教授指出,腹部肥胖是危險因子,通常腹部肥胖的患者會伴有一個或多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根據最新研究發現,囤積在內臟周圍的腹內脂肪,就是形成心血管疾病潛在危機的重要關鍵。
過量的腹內脂肪組織會分泌發炎因子,使血管硬化造成高血壓,同時釋放游離型脂肪酸,使血脂異、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下降、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升高,並且增加胰島素阻抗性,進而影響血糖的代謝。這些與代謝問題及個別疾病有關的危險因子,稱作CMR(心血管代謝危險因子),目前研究已證實,危險因子的聚集會大幅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江晨恩指出,國外醫學期刊指出,腰圍與罹患冠心病的相對危險性密切相關,甚至超過身體質量指數(BMI)和其它的心血管危險因子,其中更發現,腰圍超過86.3公分的人罹患冠心病的相對危險性比超過69.8公分的人高出近2.5倍;腰圍過大的人可能猝死的預測機率更是比正常者多出4倍;不僅如此,腰圍超過96.3公分的人,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腰圍小於71公分者更是高出整整10倍,顯示腰圍與罹患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風險息息相關。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509/57/e1p1.html
肥胖是細菌感染 研究人員認可打疫苗預防
(法新社溫哥華十八日電) 預防疾病是施打疫苗的基本概念,如果這種觀念可以擴大到預防肥胖問題上,未來不但可以減少許多胖哥、胖姐的煩惱,也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身體負擔。 正在加拿大溫哥華召開的北美肥胖醫學研究學會年會中,印度籍的營業學家杜蘭達醫師指出,肥胖其實也是一種病毒感染,感染源有十多種。一旦感染到會誘發體內的脂肪快速生長,造成肥胖的現象。
他表示,並不是所有的肥胖原因都可以用病毒感染來解釋,但感染確實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一。 過去大家都認為,造成肥胖的原因不外乎是暴飲暴食、運動量不夠和缺乏意志力。但科學家們發現,病毒也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他在接受法新社訪問時指出,至少有十種病毒會造成動物肥胖,其中包括犬瘟熱病毒、蠕虫病毒、在老鼠身上的玻納病病毒等等。 他表示,自己最早對造成肥胖的病毒有興趣是在一九八零年,他還在印度孟買當家庭醫師。當時爆發一種飛禽類腺病毒(SMAM1)傳染病,造成雞隻大量死亡。
他的一位朋友發現,所有死掉的雞都異常的肥胖,而且有內臟、肝臟擴大,低膽固醇且胸腺萎縮的共同現象,引發他想了解,這種病毒對人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於是他對自己二十個病人做測驗,發現百分之二十的肥胖病人,都感染了飛禽類腺病毒,這些人不但特別重,膽固醇指數也很低。 後來他移民到美國,由於美國政府禁止他從印度進口SMAM1病毒,於是只好找來同類型的AD36腺病毒做實驗。他和工作夥伴以實驗室裡的雞、老鼠和猴子做實驗,發現都有顯著肥胖和低膽固醇現象。 由於未獲准做人體實驗,他們改由在威斯康辛州、佛羅里達州和紐約抽驗五百名實驗者的血,在百分之三十的肥胖者血液中,找到AD36腺病毒的抗體,其中只有百分之十一維持正常的體重。 根據他的實驗,肥胖者如果又感染了腺病毒,有百分之二十會變得更胖。他也曾經針對二十六對雙胞胎進行測試,發現只要其中一人感染到腺病毒,另一個的體重也會明顯的增加。 他希望在未來十年裡,當肥胖者走進醫院時,可以很容易的就找出致胖的原因,再對症下葯,而不是像現在通通只有一籃子療法,效果也不好。 由於病毒感染不容易治療,他預期未來也許可以考慮做成疫苗施打,發揮預防的效果。
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51019/19/3rdp.html
留言列表